
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画卷中,总有一些微观指标能以小见大,为我们展现经济运行的态势。“挖掘机指数” 便是其中之一,它如同经济脉搏的监测器,通过工程机械的运行情况,直观反映出经济活动的活跃度。2025 年一季度的 “挖掘机指数” 已新鲜出炉,其背后所折射出的,是中国经济平稳起步的坚实步伐。
三一重工基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的 “
挖掘机指数” 显示,一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 44.67%,较去年同期增幅为 1.62%
1。这一细微的增长,看似不起眼,却意义非凡。它表明,在 2025 年开年之际,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活跃度稳步提升,各类工程项目有序推进,为经济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。
开工率的稳定增长,是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的直接体现。工程机械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等众多领域的重要装备,其开工率与固定资产投资、基建项目进展等密切相关。当开工率上升,意味着有更多的项目正在施工或推进,资金正源源不断地投入到实体经济建设中,带动着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,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。
一季度,吊装设备的表现格外突出,平均开工率达到 66.28%1。吊装设备主要用于大型设备安装、结构吊装等项目收尾环节1。如此高的开工率,仿佛是一份亮眼的 “成绩单”,宣告着我国基建项目在一季度迎来了收获期1。
众多基建项目进入设备调试、主体结构封顶等收尾工作,说明前期的投资和建设正逐步转化为实际成果1。这背后,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,以及各地政府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落地的努力。从交通枢纽到能源工程,从城市地标到民生设施,一个个基建项目的顺利收尾,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础设施体系,提升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,为后续的经济增长创造更有利的条件。
在总工作时长方面,一季度堆高机同比增长 28.65%,正面吊同比增长 9.92%,成为众多细分设备中的 “佼佼者”1。其中,重庆堆高机总工作时长同比增长 22.83%,广西、青海正面吊总工作时长同比分别增长 36.72%、31.81%。
堆高机和正面吊主要用于集装箱的物流搬运,它们工作时长的大幅提升,是西部地区外贸发展的 “信号灯”1。这表明,一季度西部地区外贸业务量显著增加,进出口贸易更加活跃1。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,以及 “一带一路” 倡议的持续赋能,西部地区正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,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,积极融入全球贸易体系,成为我国外贸发展的新增长极。
从区域角度来看,中部地区在一季度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活力。中部地区一季度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 48.24%,位居各区域首位,且较去年同期增幅 3.46%1。
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板块,承东启西、连南接北,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。近年来,中部地区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,加快产业升级步伐,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。以郑州为核心的中部城市圈加速建设,湖北省的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升级等,都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工程机械开工率的领先,反映出中部地区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热火朝天,投资热度持续升温,正以蓬勃之姿为中国经济增长贡献重要力量。
“挖掘机指数” 所呈现的良好态势,离不开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支撑。2025 年以来,财政政策前置,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达到了 1.2 万亿元,重点投向 “两新一重” 领域,为基建投资提供了充足资金7。货币政策也协同发力,中期借贷便利(MLF)利率下调 20 个基点,引导基建贷款利率降至历史低位,降低了投资成本7。同时,产业政策创新,构建起 “基建投资 - 消费场景 - 就业增收” 的传导链条,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7。
展望未来,随着各项政策的持续落地生效,以及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,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。“挖掘机指数” 也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,以工程机械的运行轨迹,为我们持续描绘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图景,见证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,迈向新的辉煌。
总之,2025 年一季度的 “挖掘机指数”,是中国经济起步平稳的有力见证。它让我们看到了基建领域的扎实推进、外贸发展的蓬勃生机以及区域经济的活力迸发。相信在众多积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中国经济将在新的一年里绽放更多精彩,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。